落户资讯网落户一对一咨询服务

落户服务分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研究生博士落户

博士硕士月均落户量上升超八成

栏目:研究生博士落户 人气:0 时间:2023-01-30 来源:网络


博士硕士月均落户量上升超八成

(博士硕士月均落户量上升超八成)

  

自10月11日我市实施“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以来,作为“522”新政的“升级版”,高学历人才落户飙升的数字引人注目——落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2713人,大学本科学历人,环比“522”新政月均落户量分别上升83.6%、551.6%。

  

高素质人才前所未有留汉落户热潮的背后,是今年以来大学生留汉各种源源不断的“利好”政策,而落户新政的实施则仿佛一副催化剂。

  

新政实施以来,洪山区、东湖高新区成为高学历人才落户的主要区域,办理量均在9000人次以上。冒尖的数据绝非偶然——今年2月,武汉在全国创造性提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喊话”武汉校友,助推武汉赶超发展,而武汉的89所高校,约四成在洪山区,这片高学历校园的“故土”,正成为创业就业的“乐园”;在东湖高新区,“光谷”早已声名在外,然而,除了光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现代金融、智能制造及互联网产业对应的“金谷”“药谷”“智谷”也蓬勃发展。

  

还没从武汉某高校毕业的大学生陈乾已经暗暗决定——毕业后留在武汉。促使他做决定的,是新闻中不断滚动的大学生留汉各项优越政策——研究制定合理的大学毕业生最低年薪制,鼓励骨干企业给大学毕业生加工资;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满足20万人的租住需求;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为大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基地,实习见习期间,大学生可以拿到实习补贴、办理商业保险;打造一批人才“创谷”、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和“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一批免费创业工位……

  

数据显示,新政实施以来,近50%的武汉高校和华中籍生源大学生选择在我市落户,北上广重点大学毕业生来汉落户人数大幅上升,达2755人。

  

从武汉一所985高校毕业的唐佳佳留汉工作5年了,一直保留家乡河南洛阳户籍的她,近日办理了在武汉落户的手续。“长江新城、长江主轴……武汉这些令人期待的美好画卷值得我们一起去描绘。”唐佳佳说。

  

博士高工肖俊:

  

把户口从上海迁回

  

相信武汉能给全家更好的未来

  

“我原本是上海户口,我老婆是北京户口,经过反复考虑,我们相信武汉能给全家更好的未来!”14日,风尘仆仆从上海赶回武汉的37岁高级工程师肖俊,把他留在上海10年的户籍迁到了武汉。

  

原籍鄂州的肖俊2007年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后成绩十分优异,拿到全国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录取通知,经过再三考虑,他选择了到上海一所高校担任教职。“当时觉得上海毕竟是中国最好的城市之一”。这一年,他的户籍从学校迁入上海这所高校。

  

3年后,他离开高校教师岗位,来到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成为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当时仔细思考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多年求学与钻研,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心里其实很渴望能在实践中检验”。这一年,他的妻子仍然在北京工作。

  

2012年,二人可爱的儿子出生,孩子一天天长大,在哪上学、在哪安家成为夫妻俩常常讨论的话题,而在武汉工作生活的这几年,二人也眼看着武汉越来越好。

  

“武汉的未来是大有可为的”。今年10月,孩子已经过完了5岁的生日,夫妻俩决定不再犹豫,将肖俊的户口从上海迁回武汉。

  

博士王磊:

  

高新技术产业链越来越成熟

  

坚信留汉发展是不悔选择

  

“这几年,政府推出了不少扶持政策,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人士留汉创业,产业链越来越成熟……”23日,已经决定到光谷一家医用激光公司上班的王磊(化名),这样说起自己的留汉决定。

  

王磊在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硕博连读已有7年,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理论。他告诉记者,华中科大的机械学院在全国都很牛,两三年前,毕业后留武汉发展的不多,到北上广沿海城市的比较多。

  

这是因为沿海城市的机械制造产业链发达,就业机会比较多,岗位需求大。以机械设计岗位为例,武汉这边开出的年薪相比之下要低1/3。不过最近几年,尤其是去年和今年,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改观。

  

武汉市政府制定了不少产业导向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优待举措。这些高效畅通的绿色通道,伴随着一大批海内外的高精尖知识分子到汉创业发展,催生了一批高新产业,涌现出了不少机械制造、医疗器械、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高新企业。

  

王磊说,上个月,他到光谷政务中心,很快就办好了迁移证和报到证等相关手续,准备落户光谷一家由归国华裔创办的医用激光公司,年薪约30多万元。

  

“对我的决定,我的女友和家人都非常支持!”王磊说,武汉每天不一样,他坚信留汉发展是自己的不悔选择。

  

在读博士王朋:

  

武汉有众多科研院所

  

是一座能给我舞台的城市

  

23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的在读博士王朋,在光谷公共政务中心拿到了准迁证,明年拿到博士学位后,他想进在汉的船舶科研机构,安心搞研发,“武汉是一座让我安心的城市,也是一座能给我舞台的城市”。

  

30岁的王朋是江苏人,在江苏理工学院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取了成都的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在那里认识了妻子。王朋的妻子是湖北天门人,研究生毕业后,两人一同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

  

在武汉读书的这两年,王朋对武汉有了很深的感情,“武汉这座城市很有活力,特别是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王朋专业对口的是船舶制造企业,“武汉不仅有船舶制造行业大型国企,还有众多科研院所,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行业优势”。因此,尽管妻子博士提前毕业后,去了深圳的一家光学工程企业,王朋仍然决定留在武汉发展。

  

今年,看着武汉接二连三出台“留人政策”,王朋也开始着手将自己江苏的户口转到武汉来。本月初,按照落户新政,王朋准备好个人材料。23日,来到光谷公共政务中王朋和妻子商量好了,等他毕业后,妻子也回武汉发展,一家人将根扎在武汉。

  

硕士寇卫豪:

  

签署北京合同前一刻变卦

  

留在武汉发展,我们一起拼

  

23日,24岁的寇卫豪从硚口区公安分局人口大队民警手中拿到了《准予迁入证明》。这个周末,他就准备回河南新乡老家将户口迁到武汉。

  

在河南郑州一高校读完本科后,寇卫豪来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读研这几年,寇卫豪去过的地方不少。起初,他对工作地点的选择锁定在北上广。因为成绩优异,研究生期间他就获得过一等奖学金,这样的经历足以让寇卫豪进入任何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任职,此前他一度和北京一家公司走得很近,但到签署工作合同时,他突然决定留在武汉,进入中国葛洲坝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这样的决定让熟悉寇卫豪的人有些意外,毕竟寇卫豪的竞争力十足,此前也没有流露出留在武汉的想法。“我留在武汉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城市未来发展,二是企业格局。”寇卫豪说,今年的武汉让他感到不一样,建设长江新城、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百万大学毕业生留汉,这一切让他看到了城市的活力与大手笔。

  

“武汉发展,我们一起拼。”寇卫豪说,在武汉求学这几年,对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由陌生而熟悉,“有了一种特别的情愫”。

  

硕士王小平:

  

来汉的工作单位已经联系好

  

愿为“三化”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来武汉是我多年的梦想。”23日,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王小平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谈到为何来汉时脱口而出,她又补充了一句:“希望能为‘三化’大武汉建设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回报武汉的‘知遇之恩’。”

  

今年是王小平的本命年,王小平特别庆幸,武汉人才落户新政让她这一年其他所有的不顺都“不值一提”。

  

“落户新政出台的第二天,我就到洪山公安分局户政窗口递交了申请材料。”王小平介绍,令她喜出望外的是,当天上午她的所有材料就通过了审批。“这么高的办事效率让我当时惊得说不出话来!也让我对在武汉的未来充满了更多期待。”

  

王小平说,毕业后她回到襄阳一所高校工作,但来武汉一直是她的梦想,无奈当时户口政策限制。随着去年丈夫来到武汉工作,这让她来武汉工作的意愿更加强烈。

  

“最吸引我的是‘三化’大武汉的建设蓝图。”王小平说,今年初,武汉提出建设“三化”大武汉,丈夫每每向她提及武汉的未来发展,总在撩动着她迫切来汉的那根心弦。

  

“没想到我本命年的运气这么好,碰上武汉落户新政。来汉的工作单位已经联系好,还是从事我的本职高校教育。”

  

13671738356

扫描上面二维码,微信咨询

落户咨询热线:13671738356

公司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777号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上一篇:读在职研究生对落户口有帮助吗?
下一篇:读一个在职研究生能帮助在一线城市落户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落户

返回
列表